top of page

印花塾課程結束後

  • inblooom
  • Aug 11, 2017
  • 2 min read

七月二十二日星期六下午,這天印花樂本店有堂絹印短門簾的課程。

從早上九點出頭,外頭的太陽就已毒辣得讓每個走進店裡的人雙頰通紅。同一天,店門外還有毛克力所舉辦的小朋友營隊在進行義賣,大大小小的人群熙來攘往,或因孩子們的喧鬧而被吸引駐足,或因循著手邊觀光地圖而走進店裡,被色彩飽滿鮮明卻不失設計感的布製品給留住腳步。

約莫十二點,在悠遊的人群中,一個風塵僕僕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頭上繫了條別緻的寬髮帶,烏亮內彎的髮絲落在她的兩頰,她拎著個大包包,和店裡的我們打了個招呼後隨即走進教室區,為下午的課程準備。

她是沐慈,行銷部的她負責的是印花塾課程開設。

這一天,我站在店裡面一邊招呼瀏覽商品的客人,一邊瞄著在教室區和當天上課的老師一同忙進忙出,停不下腳步的沐慈。

「為什麼印花塾開課,沐慈需要在場呢?這些工作不是交給當天在店內的工作人員和老師去完成就好了嗎?」在那樣的當下,我想著。

減簡手製的老師同樣背了個大包包過來,沐慈驚呼:「竟然還帶了乾燥花來!」我聽到後忍不住轉頭望去,「天啊,這也太用心了吧!」在黃光柔和的照耀下,原來就繽紛可愛的教室區在乾燥花的點綴下,突然又增添不少文藝氣息。

在上課的學員陸續抵達後,課堂開始了。老師在前面引導學員們想像如何用簡單到不行的線條組成自己腦中浮現的畫面,而沐慈依然沒能閒下來。她在一旁拿著相機,將學員們被啟發,或沉思的模樣拍下來;老師開始教導絹印,她則成為協助大家順利進行的助手。

課堂結束後,大家無一不興奮地拿起自己的手機拍下自己好不容易完成的作品。在送學員們以及老師離開教室區後,我看見沐慈一個人在後面整理著,她細心地把沒有用完、沒有被混色的染劑盛裝回原來的罐子裡。其實這樣回收染料的舉動,在我們實習生所上的絹印課中有提到,一方面避免浪費,另一方面則是絹印染料或多或少都有些化學物質,隨著清洗用具時所洗掉的染料是越少越好。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注意到她這樣的舉動,即便她這個舉動再微小不過,但沐慈還是沒有忽略掉。

還記得我最開始所發出的疑惑嗎?後來我在觀察沐慈和學員的互動中找到了答案。

印花塾在每季所開的課程以及配合的老師並不是每次都固定的,所以她的在場可以隨時給予授課老師最直接的支援;另外,她會一邊協助課程進行一邊和學員閒聊,在閒聊之中,她可以得到大家對於課程最直接的反應,而不需要再轉手得到第二手第三手的資訊。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印花塾的課程總是能吸引住人們目光的最大原因吧!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印花樂藝術設計有限公司

地址|103台北市迪化街一段32巷10號5樓
電話|+886 2 25556936 / +886 2 25555635
傳真|+886 2 25555632

電郵|service@inblooom.com

  • Facebook Social Icon
  • Instagram Social Icon
  • pinkoi
  • YouTube Social  Icon
  • Blogger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